不记账,很开心

我其实从前一直也没有记账的习惯,但是从去年年初开始,我想详细记一下我们退休没有啥收入以后,到底每个月开支有多少,于是就开始每天记账。

事无巨细的记,每一笔钱,哪怕再小。

一开始还觉得满好玩的,有点像一个游戏。每个月底还可以看看统计数字,总结一下,看看分别在不同的类别里花了多少钱。比如吃饭买菜花了多少,账单花了多少,等等。

但记账记到后来就不好玩了,因为我自知是一个懒惰的人,到后来就觉得越来越不耐烦,不想记了。特别是去年年底回上海待了几个月,就感觉更麻烦了。

不过记了几个月账,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我大致知道了我家平时在悉尼生活,如果都是正常的生活开支的话,大约每个月就是$3000多-$4000的样子。

但后来我年底回国了,回国以后消费明显变多,每一天可能至少就要记10几笔消费。后来还跟家里人去了好几个地方旅游。

所以本来的计划是想记满一年的,看看一年下来总开支多少。但后来转念一想,我继续记下去好像也没啥意义,因为一旦出现了很多旅游之类的费用,那产生很多额外开支就不是日常开支,而且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本意是想记账以后对开支情况有个了解和参考,但我后来想我们今后每年旅游的次数,时间长达,去的地方可能都会不同,那现在记的账对未来其实也没啥参考意义。

所以后来到去年年底,我就决定不再记账了。

我发现不记账以后,就感觉很轻松,也没觉得少了什么。

想买什么东西,想花什么钱,就花了,不用再去算一个月花了多少钱。

所以,最近这几个月,我家一共花了多少钱,我真的是一点概念也没有,因为完全没算过。

现在毛估估一下,应该是比以往平时多的。

因为最近我和老婆各自买了个新的手机,还给女儿买了个新的macbook,都是价值比较高的物品,那加起来也花了有4000多刀了吧。

还给我家猫看病做了几次检查也花了不少钱,不过还好,宠物保险可以保险一大半,否则又是好几千刀出去了。

哦对了,最近还有个最大的费用差点忘记,给女儿付了半年的大学学费,接近5000刀。下半年还要付5000刀,反正她接下来读3年大学,每年差不多就是1万刀的学费吧。

所以这几个月的开支,绝对大大超过了我家以往的平均值。

但是很奇怪,我一点也没有焦虑。

现在的所谓被动收入,肯定是不够cover我们一家的日常生活开销的。我以前也详细写过,为啥我明知被动收入不太够,但还是决定啥也不干了。

但我觉得也还好,虽然存款在慢慢的变少,但是应该够我们再折腾2-3年吧。反正我想过,实在不行我就再卖掉一套投资房,还清对应的贷款以后,那就又可以变现不少现金回来了,又够我们再过个好几年。

3年以后女儿毕业,希望顺利的话,她可以正常工作开始挣钱,那么至少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如果觉得澳洲生活成本太高,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多回国去住住,反正总是饿不死吧,那就可以了。

这个事情还是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吧,我觉得。有些人钱再多也没有安全感,可能觉得要有10万甚至于20万澳币一年的被动收入,才敢宣布自己财务自由。

躺平还有个很关键的因素,要有个不太关心钱,从来不斤斤计较而且心大无比的老婆(或老公),这个事情才能成。

我好像很早就接受了一个比较低的数字,很可能跟我家的开支本来就比较低也有关系。甘蔗没有两头甜,作为家里没矿的普通人来说,不太可能说又想维持一个比较高的生活标准和开支,又想尽快退休,总要有所取舍,牺牲一点。

反正要我再去花力气挣钱,甚至回去工作,那估计这辈子是不太可能了。

前几天回顾了我读过的一本书 Die with Zero,总体来说我的解读就是钱这个东西,太多也是浪费,够花就行了,这种理念似乎特别适合我这样天生就喜欢躺平摆烂不求上进的人。

不过这套懒人人生哲学可能不适合推广,否则的话这个社会都是我这样的人就没有进步了。大家都躺平,都不努力的话,那好像有点糟糕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