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的流浪猫,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前两天有感而发,写了:当一个人不用再为生计奔波,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得到了不少人的共鸣和建议。

不止一个人建议我:要培养一个长期的兴趣爱好,来抵抗人生的漫长和虚无。

首先,我不禁要问:人生漫长吗?

仔细想想,人生实际上一点也不长,而是非常非常短。一个人就算能活到大约平均寿命85岁吧,那么哪怕没病没灾,也没有发生意外,也只不过短短3万天。大家可以算算自己还剩几天。

如果现在40几岁的中年人也就剩1万多天而已。如果已经是60多岁的中老年人已经连1万天也不到了。

人的一生,不过弹指一挥而已。

我昨天下午去参观了上海博物馆,里面有好些文物,古代的青铜器,雕塑,陶器,字画等等。

我们好像觉得,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的东西,已经很古老了,值得放进博物馆里了。因为人类真正开始有文明大概也就几千年而已吧,再以前就是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年代,那时候人类跟其他野兽差别也不大。

但区区几千年,跟几十万年前就开始有了第一个智人,几十亿年的地球的历史比起来,又算个屁呢?

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的零头而已。

短短的几十年人的生命,跟这些比起来,就好像漫漫长夜里划亮的一根火柴而已,亮个2-3秒钟,就熄灭了。

其实这已经算是非常夸张的比喻了,因为人的寿命比起地球的寿命,大致计算一下,约等于 2 × 10⁻⁸,也就仅仅是 0.00000002,即1千万分之2。

所以其实这根生命的火柴还没开始亮就熄灭了,短的不能再短了,只是一瞬间而已。

其次,兴趣爱好我也有不少,网球,阅读,围棋,写作,游戏,吉他,等等。

而且我对周围的世界,还是一直保持一颗好奇的心的,也愿意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事物。

的确,有自己喜欢的长期的兴趣爱好,可以让人生有目标,从而减弱无意义感,这个我不否认。

我觉得那天我的有感而发,多半是出于一个人在社会中身份的缺失。

因为我觉得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职业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种身份。

如果你是一个青年人或中年人,别人第一次遇到你很自然而然会问:你是做什么的?

而且每个人在跟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除了自己的名字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职业了。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你好,我叫Andy,我是一个IT工程师。” 

很正常。

你从来不会遇到有个人自我介绍说:“我是XXX,我是一个丈夫和爸爸,也是一个园艺爱好者。”

没有。从来没有人会这么介绍自己。

你有没有家庭不重要,你有什么兴趣爱好不重要,一个人最重要的身份标签就是ta的职业。

只有老年人,才不需要介绍自己的职业,因为他们默认已经退休了。

哪怕退休了,其实很多人介绍自己时,或是别人介绍时还是会说:我(他)退休以前是做XXX职业的。

哪怕一个人在翘辫子了以后,追悼会上恐怕也会说:某某某,生前是XX大学的教授,工作勤奋,培养出了很多优秀学生,blah blah。。。

会有人在追悼会上被追忆说:“某某某,生前热爱滑雪,骑摩托车和听脱口秀。” 吗?

恐怕不会。

可见职业这个标签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所以如果别人问我:你是做什么的?

我很难回答。

我如果直截了当地说我已经退休了,那么别人会有一肚子疑问。因为我明显看起来离应该退休的年龄还差很远。

但我也不想编个什么故事,来搪塞过去。事实上我也不止一次这样做过,很麻烦。

不过当然,我一点也不觉得我不工作的状态有什么问题,相反绝大部分时候我是很享受不用上班的感觉的。

我只是时不时的会产生一些目标感和身份认同的缺失而已。这个感觉并不是一直有的,但是会时不时的出现,就好像前两天我在外面餐厅里吃中饭时,看着周围的人突然冒出来一样。

今天下午,我从外面回家的时候,走进小区,又看到了那只”小猫”,他正在一部车子的顶上睡觉。

看起来睡的很舒服,我本来不想打扰他,打算就从旁边走过。

但是我的脚步声把他惊醒了,他伸了个懒腰,看了看我,仿佛认出我似的,跳下车子向我走来。

我蹲下来,把手向他伸出去,他毫不犹豫的把头伸过来在我的手上蹭来蹭去,我摸摸他的头顶,搔搔他的脖子,他舒服地发出“咕噜”声。

就在那一刻,我的心当场融化了。

只有像我这样愚蠢的人类,才会无病呻吟地去思考什么身份感的缺失,生命有没有意义啊!

猫会在乎这些吗?他们会忧虑生命的短暂吗?

这只去年冬天曾经奄奄一息,差点死掉的小流浪猫,现在长大啦,而他只是每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认认真真地好好活着呀。。。。

谢谢你呀,小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