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看书

昨晚看完了最近一直在看的一本村上春树的小说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应该是都市科幻+奇幻题材的,两条故事线,一开始看似毫不相关,但是看到后来是隐隐有联系的。

很难评价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但是绝对有趣。一开始很慢热,但读到后来觉得越来越有意思,昨晚剩了最后4章,坐在床上一气呵成读完了,看到挺晚的。

虽然我看过的村上春树的书不多,至今也就3-4本,但我感觉这本书有很明显的村上春树的风格在里面,主人公通常是那种类型的人:冷静,理智,有点颓废,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有点小资过头,有情调,喜欢音乐,又很讨女生喜欢,而且小说里面对环境,对话和心情的细节刻画都是慢悠悠的,淡淡的,而且非常细腻的。

怎么说呢,看村上春树的书,有点像在冬天的早晨,窝在一个布艺沙发里,听着舒缓的音乐,慢慢地喝一杯热热的绿茶那种感觉。

我发现最近2-3年,我选来看的书不再带有任何功利性。我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任何题材的书,纯粹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娱乐,或是满足好奇心。

我在手机里有个note,一直记录了从2015年到现在为止,我看完的所有的书。很可惜,更早的时候,我没有记录的习惯,已经不太记得具体看过那些书了,除了全套的Harry Potter系列。

为了做个对比,看看我以前和现在的看书习惯的区别,不妨回顾一下大约10年前,我的2015-2016看过的书单:

回过头看一看,我在2015-16那两年看过的书,大部分都是跟钱有关的,讲投资理财的。

而且不知道为啥,我那段时间特别喜欢看英文书,几乎不看中文的书。

恐怕一个原因是讲国外投资的书本来也只有英文版的,而且那段时间我觉得看英文书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英文词汇量和阅读能力,所以就只看英文书。

那段时间,我对投资理财特别感兴趣,所以就像一块干的海绵一样,不停地想吸取更多的跟“钱”有关的知识。可能大部分人无法理解,但对那时的我来说,看大部分觉得枯燥无味的投资的书,就跟看休闲小说一样有意思。

而反观现在,我在2024年上半年看过的书:

今年看书的数量其实对我个人来说,还是不少的。才半年多一点,我已经看了10几本了,往年一般我一整年也就看个10几本而已。很可能跟我现在看的绝大部分是闲书,而且是中文有关系。

不过当然,我觉得单纯追求看书的数量并没有任何意义。

有些人标榜自己一年看50本书,100本书,甚至我看到还有些读书打卡群,我怀疑这样的读书有什么意义?

对我来说,很难想象1周甚至3天就能看完一本书,而且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当你设定了这样一个目标:“一年看完50本书”以后,你看书的动机就会不纯,会变成一个任务。

因为你有一周看完一本书的紧迫感,你会边看书,边焦虑自己的进度。。。“啊呀,已经5天了,我怎么才看了二分之一。。。”

带着这样的心态看书,我很难想象会有一个人会从看书这个事里面有什么收获和满足感。会不停的急着快点结束手里的这本书,好去看下一本书。

不过不管怎样,别人选择如何读书,是她们的事情,跟我无关。

我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节奏,挑选自己喜欢看的书。

有一点不得不承认,跟在网上看无聊的视频,在手机里看无聊的社交媒体比起来,我花在看书的时间还是太少。

对于视频的沉迷,我也不能免俗,虽然我几乎不刷短视频,但是我会看大量的Youtube视频来填补自己的空闲时间。

我其实很希望自己能够静下心来,花更多的时间看书,因为看书带给我的快乐和满足感的体验,是比看视频更好的。

但好像我现在已经无法连续看书看很长时间了,有时候看一章就觉得累了,需要放下休息一下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诱惑实在太多了,手机,电视,电脑,网络,短视频,社交媒体,全部都在吸引每个的注意力。

我突然很怀念小时候看书的时光 –

小时候在放暑假的时候,时间似乎永远过的那么的慢,如果没有约好跟小伙伴出门去玩,我就会在房间里,吹着电风扇,趴在床上的凉席上,捧着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或是琼瑶的言情小说,看书看一整个下午,一直看到妈妈叫我去吃晚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