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花光 – Die with Zero

Die with Zero 这本书,应该是我最近2-3年看过的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本书之一。

看完这本书以后,可以说直接,或间接的,加速了我原本就有的提早退休的想法和计划。

这本书现在好像也有了中文版,当初我看的是英文版,不过挺容易读的,都是大白话 plain English。

我不知道中文书名是什么,反正我就很粗糙地自己给它起个名字吧,就叫《死前花光》,简单直接,而且带有一点惊悚感。

其实很多书看完以后,不管是fiction的还是non-fiction的,过一段时间,甚至只是几天,我就不记得多少了。

所以说其实看再多的书也没用,关键是看你记住了多少,对你有没有影响。

这本书是我2-3年前看的了,大部分内容也已经忘记,不过至今为止,里面有几个概念我还是记忆犹新的,下面就凭我的记忆和理解来简单的说一说。

1. Die with Zero 到底啥意思?

首先这个标题,Die with Zero,作者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说,在死前要把钱花的一分不剩,这本书其实只讲了一小部分关于钱的内容吧,书里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自己的金钱,时间,体验,来过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

我感觉更像是 die with zero regrets的意思。

2. Memory dividend

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叫 memory dividend。

这个怎么翻译呢?记忆分红?

Dividend本意是股票的分红,英文里很喜欢把付出后收到回报,用比喻的方式说 pay the dividend.

所以也可以叫”记忆回报”吧,不是太容易解释。

作者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最宝贵的是一些美好的回忆,而且这些回忆,会不停不停的在你整个人生里,无数次地被你反复想起。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像一次开心的毕业旅行,你结婚的那天,你孩子出生的那天,你和家人的一次度假,等等。

所以,尽量去多创造一些这样比较特殊而又开心的回忆,而这些回忆会反复的在你的整个人生给你美好的回馈。

比如,我现在都一直记得,我们一家7口人在好多年前,一起去普吉岛度假的一些经历,虽然具体细节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每次想起还是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再比如,几年前有一次我妈妈过生日,我在网上买了一大束鲜花速递给她。她非常开心,说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别人送给她鲜花。像这件事情,很可能她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而且会经常想起来,并且带给她美好的回忆。

但如果我当时只是买了一盒点心给她,可能她吃完也就忘了,不会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现在觉得,花钱在美好的体验上,而不是在物质上,是非常值得而且划算的一笔投资。

3. 有些人生体验是有时间期限的

作者也提到,有些人生体验是过时不候的。

比如,你到了50-60岁,恐怕就再也不可能去体验20岁穷游时候的住背包客旅馆,好多人挤一个房间的体验了。这个人生体验永远就过期了,对你来说。

你到了70-80岁,恐怕就再也不能去滑雪冲浪潜水了。

你要是把时间精力都花在工作上,孩子很快就长大了,你再也没有机会和他一起踢足球了。到时候你想踢,孩子也不想跟你踢了。

很多特定人生体验,只有在特定人生阶段才能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所以,不要总是告诉自己:等我有空了,我再去干嘛干嘛。。。

很可能到时候就做不了,等你有空,也有钱了以后,或许你就对这件事情没兴趣了,它永远从你生命里错过了。

所以不要拖延,想去做什么事情,立刻马上去做。

这个我很有体会,比如以前比较年轻时跟老婆第一次去凯恩斯旅游的时候,坐过一次直升飞机。但是现在年纪越大,胆子越小。我感觉我以后再也不敢坐直升飞机了。所以要是以前比较年轻时没有那次体验,直升飞机这个体验我极有可能这辈子就错过了。

4. 死后留下的钱越多,你的人生越浪费

人生最悲惨的事是啥?有人说是人死了,钱没花完。

也有人说是钱花完了,人还没死。

反正要做到死时正好把钱花完,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任务。

但是我们最好要做到,死的时候,不要一分不剩,但也别留太多的钱。

因为你死后留下的钱越多,说明你死前很可能因为赚钱这件事,浪费了不少人生。

作者说,大部分人的人生,是考虑怎么最大化财富。所以导致很多人,一生的追求就是不停的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

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人,七老八十了,还在动脑筋或者花时间在赚钱。

而作者推崇的是,最大化或者说最优化自己的人生。

假设你每年工作能够挣100万,而你死后留下了500万,那么你就白白多工作了5年,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花到这500万,你完全可以少工作5年,多享受5年的人生,不是吗?

(请忽略这个例子里的一些很明显的经济漏洞,比如说没有考虑通胀和钱的增值等等。我们只要 get作者想表达的这个概念就行了)

所以你额外多花在赚钱上的时间,如果多赚的这个钱最后你最后没有享受到,那么你等于浪费了自己时间。

其实每个人都明白,时间是有限的。但很多人平时不珍惜时间,而太关注钱。

你应该把时间想象成一种货币,跟花钱一样,要很谨慎地思考:我怎么花自己有限的时间货币?

当明白这个概念以后,你可能要开始思考,我继续挣钱是不是有意义?我的财富积累需要无止境吗?

5. 怎么留遗产给后代

如果说前面说的这些,对我来说也并不算是什么非常新鲜特别的话,那么这个我自己真的是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

或许有可能我还没有很老,还没想到过这个问题。但我觉得作者说的很有道理。

大部分人,会牢牢把握自己的财产,一直到死后才留给下一代。似乎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对。

但是作者说,你应该把遗产,越早的给子女,越好。

趁他们还能享受的时候,而且也是他们最需要的时候。而不是你两脚一蹬的时候。

设想一下,如果你活到90岁,你的子女也60岁了,你留给他们1000万对他们更有用呢?

还是当你60岁的时候,给那时30岁的子女200万对他们来的更有价值?

我觉得答案不言而喻吧?其实还是作者所提倡的最优化人生的概念。

所以,不要牢牢的捏着自己的钱不放,如果要留给自己的后代,给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这样才对他们越有帮助,趁他们还年轻。

这个说老实话,我以前真的没想到过。

我想过我以后肯定会在女儿需要的时候,给她一定的经济帮助,比如帮助她买自己的第一套房的首付之类的。

但是,我肯定没想过,在她中年,甚至于青年的时候,有能力的话就把自己财富的相当大的一个比例提早给她,让她可以早点享受人生。可能跟我们大多数人受到的教育理念有关吧,好像总觉得,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她今后是不是就不求上进了。

不是很多亿万富翁也是这样做的吗?说是不会留给自己后代太多的钱,怕他们就次不努力了。

但是,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人生还不够苦吗?为啥就一定要上进,要努力呢?

反正这个概念跟我是一拍即合的,因为我一向是反对努力,支持得过且过的人生态度。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回忆和一些解读吧。不保证全部内容都正确,甚至于可能有的概念是我从别的书里看来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反正我看过的书,吸收到的概念,到最后都变成了我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一部分了,也无所谓是从哪里看到的了。

还是比较推荐有兴趣的人,自己去读一读这本书,或许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