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我写了一下,女儿不想加入澳洲国籍的事情。
没想到在公众号里引起了很多讨论,甚至于比较激烈的争论,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当一篇文章被算法机制推送到一个更大的读者范围以后,往往会引来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这也正常。
我没有兴趣卷入无意义的争吵,所以也就是看看留言和回复。
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人,跟你是很不一样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和背景,受到不同的教育,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知识,做着不同的事情,处在不同的年龄和人生阶段,所以任何跟你有完全不同的看法,那也是很正常的。
但有些人仅仅是因为别人有不同的观点,就喜欢在网上攻击别人,甚至上升到骂战,那真的是毫无意义了,而且令人讨厌。
算了,不说也罢。
–
今天没事闲逛小红书,看到一篇帖子标题是:《在澳洲🇦🇺的家人们,你现在最大的生活盼头是啥?》
有点好奇,点进去看看,发现内容很简单,就两句话:
“在这儿呆久了,感觉都没什么欲望了,只想躺平…
你们呢,现在最大的生活盼头是啥?”
–

这篇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引来了超过200个评论。
吸引我注意的,是被顶到最上面的最高赞的一个评论,这个回复得到了200个赞👍
这个网名叫“三三129”的朋友的评论很简短:
“1. 放假回国 2. 孩子上大学直接退休回国”
这个帖子本身只有55个赞,但单就这一个短短的评论,却得到了200个赞,说明得到了非常多人广泛的共鸣。
虽然就寥寥数字,但是我认为说出了很多跟我一样的中年第一代移民的心声。
1. 放假回国
大部分有小孩的中青年第一代移民,多半在中国的父母还健在,小孩还小。所以唯一能够回国的机会就是学校放假。
没有小孩的家庭可能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他们只要工作可以请假,是不需要非要学校假期回国的。
要知道,每次澳洲的中小学放假的日子,比如悉尼就是每年的4月,7月,9月/10月,12月,都是机票最贵的时候,回去一次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但是没办法,只有这个时间回国。
2. 孩子上大学直接退休回国
我大概是4-5年前开始有这个想法的,因为真的感觉待在澳洲挺无聊的。
由于我和老婆好几年以前就开始处于半退休状态,所以跟大部分人不一样的是,我们完全没有必须要待在澳洲的理由,除了一个理由:为了孩子。
孩子还未成年,总不不可能把她一个人扔在这里,我们回国吃香的喝辣的。
所以我们在几年以前就想过,等女儿上大学了以后,我们就可以比较长时间的回国了。
而且我们还没有“退休”这个障碍,因为我们已经退休了。
我们是退休以后,等着女儿长大。
而不是等女儿长大以后,再考虑退休。
所以,我对这个评论也非常有共鸣,并且看到有那么多人,其实也是一样的想法。感觉很有意思。
–
这个帖子里还有个高赞评论,我就不截屏了,太麻烦,是这么说的:
“天天想回国,就像当年天天想出国一样,人生就是个笑话。”
这个评论得到了50几个赞。
真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很多我们第一代移民的人,就像走进了一个围城,本来拼命地想进去,但进去了吧。。。又发现没有那么美好,又想出来,始终处于矛盾和纠结之中。
纠结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围城的里面,有优点也有缺点;围城的外面,同样有优点也有缺点。
所以,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让你百分之百的满意,所以就来回折腾,所以人生有时候的确是挺好笑的。
选择太少,痛苦;选择太多,纠结。
我这样一说,就肯定有人会说,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或者肯定还有人说,你这是两头便宜都想占。
对的,没错。就是这样,有啥问题吗?
人都是自私的,利己的,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为自己的家庭考虑,不可以吗?犯法吗?
套用网上一句流行的话说:别杠,杠就是你对!
我没有兴趣跟任何人争论,事实就是这样,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没必要去指摘别人,谁也不比谁高尚多少。
你如果很爱澳洲,对澳洲衷心不二,自己觉得自己就是澳洲人,那么很好,恭喜你。
我自己认为我到死也是一个中国人,哪怕我未来有一天为了利益考虑,加入了澳洲国籍,我自认为也还是一个中国人,这个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而且我加入澳洲国籍以后,肯定不会在澳洲护照上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因为那不是我。
这个就是身份认同的问题了,以后有机会可以详细讲一讲我是怎么从移民开始后的迷茫,后来逐渐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的。
在澳洲生活了10几年,我非常喜欢澳洲,但对中国的感情是连在根上的,这是没办法割舍的。
好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一通乱七八糟的是什么主题,反正就是看到有那么多人支持那条评论,感觉发现了很多知己吧,所以想来发表一下感想。
就到这里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我也懒得再回过去再看一遍做逻辑上的修改了,如果通篇都是乱七八糟的话,请多包涵,就当我胡言乱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