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活》这本书,让我学会的3个人生道理

最近看完了一本书,书名叫《清醒地活》”,英文名是”The Untethered Soul”,作者Michael Singer。

我觉得这本书是我最近一年看过的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之一,收获很多。

《清醒地活》如果按照类型来说,应该算是一本灵性成长类的书,也就是关注于讨论人的思想,心理,和人生哲理的书。

我其实最近几个月还看了几本别的同样类型的书,或者不应该说“看了”,而是“尝试看了”,因为另外几本书都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比如广受推崇的《当下的力量》,和《与神对话》这2本书。

因为这2本书我发现我看不太懂,也无法获得共鸣。虽然它们在网上的书评都非常好,可能是我的阅历和理解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但是《清醒地活》我在看的时候很有共鸣,每天慢慢地看一点,并且慢慢地体会,大概花了几周就看完了,没有被任何问题卡住。(没错,我是一个看书非常慢的人。)

我不是一个很会写读后感的人,在网上有很多写的很好的书评总结了这本书,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我自己觉得,看完一本书以后,其实很多(有时候是大部分)内容就已经忘记了,但是会有1-2个点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或者共鸣。我觉得如果一本书能够有1-2个点打动我,教育我,给我启发就足够了。

下面就是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3个让我觉得有启发的点:

我是谁?

首先是它很清楚的阐述了一个很根本的哲学问题:我是谁?

好像哲学有3大根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去干啥?

这本书很好的解答了“我是谁?”这个问题。

我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一般可能会这样说:我叫张三,我在阿里妈妈工作,干的是程序员。我平时喜欢打篮球和打游戏。

但我们肯定不是自己的名字,因为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我在中国可以叫张三,在澳洲也可以叫Sam,这并不改变什么。

我们肯定也不是自己的职业,因为我不可能一辈子是程序员,我可能会转行,老了会退休。

我们肯定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个不用多说。

我们肯定也不是自己的身份,比如儿子,妻子,母亲,因为这也一直在变。

那应该怎么定义“我”呢?

我们甚至也不是自己的身体。因为可以设想一下,用现在的医学科技,我们可以换身体的很多部位,如果换了一只手,一只脚,一颗心脏,那么我还是我吗?是不是应该说只有70%是我自己了吧?那如果换的身体零件更多了呢?未来科技发达了,甚至整个身体都可以换掉了呢?我还是不是自己?如果整个身体100%已经不是我自己原装的了,那么究竟我是谁?

我们可能会觉得哪怕身体全都换掉了,只要大脑没有换,我们就还是自己。因为大脑里面,有我所有的知识,记忆,和情感。

那我是谁,我是不是我的大脑?

如果我是我的大脑的话,为什么我经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控制自己什么也不想。你会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你的大脑会不停地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用书中的比喻就是,你的脑袋里好像住着一位室友,他会一直喋喋不休的讲话。比如:今天的天气好热啊!中午吃点啥好呢?等等等等。

那么如果你能感知大脑的想法,你应该就不是你的大脑,否则现在正在感知你大脑想法的又是谁呢?

所以最终,我也不是我的大脑,想法,情绪和感情。

那么究竟我是谁?

书中给出了答案,我是在感受一切的“觉知”,一个观察者。

比如当我愤怒的时候,我是意识到我正在愤怒的那个觉知,当我沮丧的时候,我是意识到我正在沮丧的那个觉知。

那个在后面的“觉知”,才是真正的本我。

而经常不受我自己控制的想法和情绪,是所谓的“小我”,我们经常会被小我所控制,而失去“觉知”。

当我们发现了“觉知”,我们就做到了真正的觉醒。

虽然我之前看了一些跟冥想有关的书,也提到了一些关于小我和本我之类的概念,但是这本“清醒地活”真正清晰的阐明了这个道理,让我觉得一下子把这个道理弄清楚了。

让一切情绪穿过自己

接下来书中让我觉得有用的是,教会了我们怎么不再烦恼,不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

我们感觉到不快乐的原因,通常就是让痛苦,焦虑,贪婪这些不好的情绪,堵塞在自己的心里,我们会反复去想这些事情,不能放手。

比如失去了生命中最亲的人,大部分人会痛苦不堪。

而作者教我们要学会让痛苦,焦虑等等这些情绪和感受,穿过自己。

我们不是强迫自己不感觉痛苦,而是不要留住它,让它穿过自己的身体。

还是刚才说的,大脑和觉知是2个不同的东西。我的大脑感受到了痛苦,而我的觉知意识到了我正在感受痛苦。

我静静地接受我正在痛苦的这一事实,而不再让痛苦变得更深,我让痛苦穿过我,而不把它留住。

同样的道理,喜悦和开心也是一样,我的觉知意识到了我正在非常开心的这一事实,让开心的情绪穿过我,而不必把它留住。

不想留住痛苦可以理解,为啥连开心也不想把它留住呢?在下面一点会详细讲。

总之不管是痛苦还是开心,它们都是情绪而已,它们不是我,我体会到了它们,它们都可以穿过我而去。

这就跟做冥想的道理是一样的,我感觉到了纷纷扰扰的念头的升起,仅此而已,我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静静地看着它们,而不被它们带走。

无条件的快乐

我们人生在世,想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追求快乐吧。

我最近1-2年从看过的书里学到一个更新的想法,而且这个也是我现在的观念,那就是真正的快乐应该追求的是“内心平静的快乐”。

内心平静的快乐,是相对于外界事物给你带来的那种“刺激的快乐”,或是“狂喜的快乐”的。因为那些快乐是不能持久的,比如突然中了彩票或是得到升职的那种惊喜,去参加一个party时的兴奋,到一个新的地方旅游的新鲜和刺激感,等等。

那些快乐是不能持久的,就好像是你得到一辆新车,或是新手机时的那种快乐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当你对这样的刺激性的快乐上瘾的话,就只能被迫地不停地去得到类似的刺激,所以有些人也就有了购物癖,不停地吃垃圾食品,赌博成瘾等等这样的行为。

所以我现在追求的是内心平静的快乐。也就是我不需要任何特别的外界事物的刺激给我带来的快乐。

我可以像现在这样坐在电脑之前写一篇博客文章得到快乐,我可以看窗外的天空得到快乐,我可以从吃一顿普通的饭里得到快乐,我可以从一次很平常的散步中得到快乐,我可以从一次很日常的跟朋友的谈话中得到快乐。。。。等等等等。

也就是说,平常如一草一木,吃饭喝茶。。。任何事情都能让我得到快乐。或者说,哪怕不能得到快乐,我能保持平静。

甚至于,如果一个人哪怕处在逆境中也能得到平静和快乐,那就是真正“得道”了。比方说,一个人如果被冤枉了,判个无期,一辈子不能获得自由,但还能够在监狱里还是能够保持一种平静的快乐状态。

这就是“无条件快乐”。不需要任何外部条件,而仅仅从自己内心就能够获得平静和快乐的一种能力。

我自己还没试过,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能力。但至少我现在会让自己获得从最普通的生活中,获得平静的快乐的能力。

最后

这本书其实还讲到了一些其他的概念,但看完以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3点了:我是谁?让一切情绪穿过自己,和无条件的快乐。

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我在开头说的,有些别人推荐的很好的书,我却看不下去。

但这本书《清醒地活》让我觉得很有共鸣,也确实让我对人生的看法有了新的启发,和新的理解,而且我相信这本书已经对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我会推荐这本书给任何人,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或许也会让你受益。

顺便说一下,作者Michael Singer还写过一本挺有名的书 – 臣服实验。我接下来也打算去看一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